在不久前的一次會議上,業內專家給有色金屬行業提了個醒——面臨多重變局和挑戰,其中包括礦產資源安全穩定問題等。對此,記者深以為然。
就礦產資源安全穩定問題而言,隨著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,我國銅、鋁、鎳、鈷等礦產海外資源的權益儲量和產量目前均已超過國內。中資企業正在逐步成為推動世界有色金屬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。

回看國內,當前我國對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需求規模不斷擴大。如何安全、足量、穩定保障有色金屬礦產資源供應,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首要問題。
值得關注的是,中資企業在海外的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到電池產業等下游,銅加工材海外產能約占我國銅資源進口總量的10%。這讓有色金屬資源的安全穩定供應又平添了幾分風險。
相比于資源端,有色金屬產業重心向材料領域轉移的變化,則是其未來發展需要關注的一個焦點。綠色能源、儲能、電動化、輕量化、人工智能等離不開有色材料作支撐。未來的博弈中,關鍵資源與技術首當其沖,是競爭的核心。

未雨亦綢繆,有備則無患。有色金屬行業應主動識別風險、應對風險,對投資合作領域的系統性風險做出充分預判和準備。同時苦練內功、向內挖潛,培育行業新質生產力,加快行業轉型升級,重視行業產能的“自律”。
本文原載于《中國礦業報》10月11日1版
原標題:《有色金屬行業當苦練內功》